“新质生产力”,起点是“新”,关键在“质”,落脚于“生产力”

2024-07-29

“新质生产力”,起点是“新”,关键在“质”,落脚于“生产力”。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、最革命的要素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。党的二十大强调,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”。实验室里的新技术,还需要通过新产业,不断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。
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,涉及领域新、技术含量高,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。
“新兴产业”、“未来产业”和“新质生产力”相互关联,信号鲜明、意涵丰富——积极发展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,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。
从经济学角度看,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。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,高效能、高质量,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、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,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,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、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。
战略性新兴产业: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里,在“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”一章中提到的“战略性新兴产业”,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、海洋装备等。
“未来产业”,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里,有一节是“前瞻谋划未来产业”。未来产业则包括类脑智能、量子信息、基因技术、未来网络、深海空天开发、氢能与储能等。
新技术、新模式,新产业、新业态,新领域、新赛道,新动能、新优势,丰富的“新”,正引申出深刻的“质”:
——“物质”的质:历史唯物主义认为,“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,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”。如今,新的物质生产力,正在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。
——“本质”的质:这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生产力,从本质上,已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。
——“质量”的质:这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。生产力三要素: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,都面对着高质量发展下的更高要求。
——“品质”的质:这是以高质量发展带来高品质生活的生产力。
“新质生产力”的焕发和形成
“新质生产力”的焕发,需要跃升式的新逻辑。它不是“1+1+1”之后再多加几个“1”,而是在“1+1+1”的基础上再“×2、×3、×4”。它的成长,告别传统路径,走上新的赛道。它是能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产力。
“新质生产力”的形成,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。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,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,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。所以,“新质生产力”带来的是发展命题,也是改革命题。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至关重要。
关键提升点
新质生产力,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基础,以信息化、网联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、绿色化、高效化为关键提升点。

在线
客服

在线时间

9:00~18:00

服务电话

13718107382

联系
方式
回到
顶部